發布時間:2021-07-25
瀏覽次數:146
智慧水務行業驅動因素:
行業驅動因素一:國家政策對水質標準、管網漏損、智慧水務提出要求。
地下管網污染、二次供水污染成為阻礙城鄉居民飲用水質量的關鍵阻礙,管網漏損不僅浪費水資源、增加供水企業成本,而且影響供水水質,給飲水安全帶來隱患,漏損率高的管網通常其老化、污染程度更高。根據全球主要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調研結果匯編,中國2017年城市供水管網的平均漏損率達到14.71%,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住建部發布的《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顯示,2018年我國600多個主要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的漏損水量為81.79億噸,平均漏損率為14.62%,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情況嚴重。節水計劃明確指出,推行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改造,到2020年,在100個城市開展分區計量、漏損節水改造,完成供水管網改造工程規模約7萬公里,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
2014年-2020年期間國家出臺的針對智慧水務建設、農村飲用水建設、管網漏損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國家政策對我國飲用水建設高度重視。2016年“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城鎮和工業用水計量率達到85%以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85%以上,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障程度進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全國水務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力圖實現信息數字化、控制自動化、決策智能化,不斷降低漏損率,提高管理效率?!秶倚滦统擎偦巹潱?014-2020)》《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反復強調推進水務行業信息化建設,實施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程監督。通過水務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深化,水務企業能為城市提供更高質量的供排水服務、水質污染管控與環境保護以及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同時管控與及時處理各種應急水務時間,提升水務服務水平和滿意程度,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各類水務活動的數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以上就是明光利拓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智慧水務行業驅動因素的小科普,供大家參考。明光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營業務為智能工廠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的軟硬件產品:包括自主研發的MES、PLM、CRM、ANDON、WMS等系統,涵蓋產品全周期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擁有工廠級設備監控、分析、可視化遠程推送等多種前沿技術。如有需要,歡迎來電咨詢。